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

发布时间:2017-05-11      文字、图片来源:      点击率:16429

【人才队伍】

定位站研究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4名,中级职称6名,初级职称2名。站内博士4人,硕士4人,本科5人。定位站人员构成我院贵州省森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主要成员。定位站专业技术人员分别由森林生态学、林学、森林培育、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专业构成。

IMG_2358_副本.jpg

【主要业绩】

定位站主要承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成员:“贵州荔波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贵州雷公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贵州黎平石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贵州草海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等4个分属森林、石漠和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建设、运行和观测研究工作。并为“贵州梵净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和贵阳市“贵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提供技术依托。

2019_03_20_15_25_50_580_resized_20190328_034706939_副本.jpg

1、贵州草海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贵州草海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成员站。位于贵州省威宁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技术依托单位为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建设单位为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草海是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背景的高原浅水湖泊,是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主要植被类型为以水葱 、水莎草、李氏禾、荇菜、两栖蓼、金鱼藻、光叶眼子菜、菹草等挺水、浮叶及沉水植物群落为主的水生植被。草海湿地生态站观测实验区面积25平方公里,以草海湿地生态系统及黑颈鹤为代表的多种珍稀濒危鸟类及其栖息地为主要观测研究对象。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氮、水循环过程、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和植物群落演替趋势、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及人为干扰的响应等研究。

草海湿地生态站综合实验楼500m2,内设分析实验实、观测研究人员办公室及宿舍等。站内建设观测塔1座、气象观测场1座、植被土壤观测场2座、鸟类观测场1座、中河、东山河及草海出湖口测流堰、水质监测点若干等野外观测设施。安装LI-7700CO2/H20/CH4通量观测系统、LI-8150多通道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Campbell气象观测系统、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在线水质监测系统、物候监测系统、 PM10/PM2.5颗粒物监测系统、空气负离子浓度测量仪、光敏动物跟踪设备等野外观测仪器设备;及LI-6800植物光合-荧光全自动测量系统、土壤水分入渗仪、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便携式流速/水位/温度综测量仪、BOD快速分析仪、植物多酚叶绿素测量计等便携式仪器。站内实验室有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全自动间断流动分析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总有机碳分析仪、微波消解仪、自动电位滴定计、高速冷冻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奥林巴斯电子显微镜、浮游植物可分类荧光仪等分析仪器。

草海湿地生态站是完善国家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布局的重要补充,为国家积累长期观测研究数据,为地方湿地保护、湿地恢复、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准确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为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护力度提供技术支持,为湿地生态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宣传提供平台。草海湿地生态站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合作研究平台。

IMG_20190220_171746_副本.jpg

2、贵州雷公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贵州雷公山森林生态系统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成员站。该站以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单位,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建设单位。

贵州雷公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台江、剑河和榕江四县交汇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区过渡的特殊地带,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保存完好。

该站以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多种森林类型,及雷公山主要保护对象秃杉群落等,生态系统为主要观测研究对象,开展水文、气象、土壤及生物要素观测。围绕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演变,森林生态系统碳、氮 、水循环等主要生态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响应开展科学研究。雷公山森林生态站为国家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网络提供观测数据,为相关科学研究与科普宣传教育提供平台,为区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生态工程建设及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为地方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雷公山森林生态站现有常绿落叶阔叶林类型集水区测流堰1座,常绿落叶阔叶林、华山松人工林、灌木林等植被类型坡面径流场6座,小型自动气象站1座。设计建设综合实验楼500m2,35m综合观测塔1座,常绿阔叶林集水区测流堰1座,坡面径流场2座,水量平衡场2座,固定样地10块。

DSC_0140_副本.jpg

3、贵州黎平石漠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201410月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采用一站两点式建设。建设地点分别位于黎平县的永从镇和施秉县的双井镇。主要建设内容为:科研实验用房600m2(黎平、施秉站区各300 m2),地面气象观测场2座,林内气象观测场4座,坡面水量平衡场1座,地表径流观测场18座,测流堰4座,综合观测铁塔1座,固定样地30个,野外观测用车1辆;气象要素、水文水质要素、土壤理化指标、生物指标观测及实验室分析设备1套。

本站研究区域代表性和典型性极强,具有轻微石漠化现象,人类活动频繁,植被覆盖率较低,有利于从气候、土壤、植被、水文、人类活动等各个方面开展多尺度、多梯度、多功能、宽序列的石漠化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与研究,以解决岩溶槽谷石漠化区现存的一系列科学与技术问题,为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贵州荔波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贵州荔波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下交简称“荔液喀斯特生态站”)位于贵州黔南州荔波县的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保护区内主要是由纯质石灰岩及白云岩构成的裸露型喀斯特峰林及峰丛洼地,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植被类型为喀斯特原生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荔波喀:斯特生态站始建于2010年,其建设单位及依托单位均为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站内现有固定人员10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1名;站长为丁访军研究员。荔波喀斯特生态站现有150m2野外综合试验楼1座,野外监测车辆1台,设置有坡面径流场6个,固定监测样地10块( 900m2/块) ,综合观测塔2座,气象观测站1个,涡度相关系统1套,梯度气象观测系统2套,雨呈计10套,植物液流仪2套;还有WP4-T水势测定仪、Li-Cor6400光合测定仪、 土壤水分仪、多参数水质分析仪、LI3000C叶面积仪 等多台便携式仪器设备。

定位站生态定位观测站的观测数据为国家不同生态系统和生态类型区的基础观测研究数据积累进行了补充,是国家履行国际公约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定位站的研究数据及人才团队,在我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贵州省10县GEP生产总核算发挥了重要作用。定位站长期积累的生态站建设、运行和观测经验,为我省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提供了示范和技术支援,为我省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定位站先后承担我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天然林保护工程效益监测、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技术研究与效益监测工作,承担我省主要产业之一——竹产业的栽培、经营、加工利用等相关技术研究与竹子标准化体系制定等工作。定位站自成立来,先后承担参与国家行业公益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基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省林业重大攻关、年度科研计划、青年人才基金等研究项目。

【成果】

定位站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梁希科技三等奖1项。累计发表SCI、CSCD等学术论文200余篇。


站    长:刘延惠

副 站 长:吴  鹏     周  华

电话/传真:0851-83920034

邮    箱:yjz410@163.com;liuyhgz@163.com;43644135@qq.com